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
香港史前時期 香港主權移交
|
香港教育史 |
其他香港系列 |
香港地區在秦、漢、三國及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管轄。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該地區屬寶安縣管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經歷五代、宋、元,至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前後八百多年間,該地區屬東莞縣管轄。小規模的鹽池亦被發展。唐昭宗光化四年(公元901年)﹐新界原居民約在開始在香港定居。
目录 |
[编辑] 歷史
[编辑] 漢朝至晉朝
自漢朝起,香港地區開始有漢族定居。李鄭屋村古墓被認為是東漢時的建築。因為文獻和考古的發現較少,三國、南北朝時的香港歷史資料比較缺乏。東晉末年,盧循領導的浙東起義軍曾經攻陷廣州城。起義失敗後,餘部多退至今大嶼山一帶;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香港地區移民活動。在臨近屯門的青山禪院内雕塑相傳是南朝的一位佛教僧侶杯渡禪師的人像,[1]。2004年5月旺角鬧市通菜街和豉油街交界的一個深度只有兩米的渠務地盤裡發掘出共121件漢朝、晉朝和唐朝陶器、陶罐和陶釜殘件、製陶工具、各類缸瓦殘片和青磚,[1]。
[编辑] 唐朝
唐朝時因為廣州是國際商埠,「屯門地區」 (即由現時東莞至大嶼山的一片包括后海灣的沿海地區)被用作軍港、避風港,和廣州海外交通的外港,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新唐書》曾引用唐朝地理學家賈耽撰《古今郡縣道四夷述》中的『廣州通海夷道』條說:『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韓愈在《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中寫道:『屯門雲雖高,亦映波濤沒』。劉禹錫在《踏浪歌》中寫道:『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目前尚未有史料證實韓、劉兩位到過屯門。屯門的景色出現在他們的詩作中已說明由於海上交通便利,該地在唐朝已經聞名了。鹽池的管理亦相当發达。
[编辑] 宋朝及元朝
[编辑] 宋末幼主逃難
公元1276年,五歲的宋恭帝和大臣在臨安(今杭州)投降元朝蒙古軍。將領張世傑擁立的恭帝庶兄宋端宗趙昰,並和部眾在1277年輾轉流亡到九龍「官富場」(應為今觀塘一帶)。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休息的大石後來被人刻上『宋王臺』三字。相傳流亡朝廷也在大嶼山銀鑛灣(梅窩)和東涌停留過。東涌的侯王廟相傳是紀念這個朝廷的一位官員。
後來10歲的趙昰病死,趙昺被擁立,後人稱為宋帝昺。宋師最後不敵元軍,大臣陸秀夫於1279年背著8歲的趙昺在新會崖山附近跳海殉國,宋亡。
相傳當年有相士告訴趙昺如果到達該地時,如果看到有九條龍在該地,宋朝就能再起。當時到達時,因為只數到八個山頭(八條龍)因此才會絕望跳崖。不過其實因為中國皇帝亦是龍,因此實際上的確有九條龍在該地。這亦是九龍半島的名稱由來。
另外還有一個傳說,指接應的人告訴船家,只要船隻過了崖門,元軍就因為不能渡海而趕上。不過,原來崖門有兩邊,而當時船隻只過了小崖門、未過大崖門。陸秀夫怕元軍會趕上,所以抱着未帝昺蹈海。
[编辑] 工商業及貿易發展
[编辑] 採珠業
五代十國時的南漢後主劉鋹於南漢大寶六年(公元963年)在東莞的「大步海」招募採珠士兵數千人專門從事潛水採珠。南漢設「媚川都」開始發展以大埔海(今吐露港)為主的採珠業:「都」為軍翼之意,「媚川都」為駐軍之一種。「大步海」即吐露港。採珠工作艱辛危險。由宋、元至明朝,在這一海域,一時明令官方採珠,一時又下詔禁採,到康熙初年才永久禁止官方採珠。
[编辑] 製鹽
宋朝時香港地區的製鹽已甚具規模。因為鹽業利潤高,宋朝政府曾在本地區九龍灣西北,現時九龍城和啟德機場的一帶,設立『官富場』,派造鹽官並駐兵,管理這一鹽場。《宋會要》記載有: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提舉廣東鹽茶司言:廣州搏勞場,官富場,潮州惠來場,南恩州海陵場,各係僻遠,……欲將四場廢罷,撥附鄰近鹽場所管內,……官富場撥附疊福場,……從之』。隆興為南宋孝宗年號。從這段史料看,官富場的設置年代當在南宋孝宗以前,至遲在南宋高宗時。大嶼山曾是香港地區重要的鹽產地。宋高宗時曾招降當地來知等人,選其少壯者為水軍,寬其漁鹽之禁,稱之為腌造鹽。宋寧宗時,廣東提舉鹽茶徐安國派人前往大嶼山緝捕私鹽販子,引起島上大規模的鹽民起義。以高登為首的起義者一度乘潮漲攻到廣州城下。
[编辑] 航海業
宋朝九龍半島的航海業亦發達。據九龍蒲岡村《林氏族譜》記載,宋時福建莆田一位名叫林長勝的,舉家遷往今日黃大仙附近的彭蒲圍(即今日的大磡村)。他一連幾代靠行船為生,艚船往來於閩、浙、粵等地。一次,他的孫子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到颶風,船毀貨失。他們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東龍島(南佛堂),安全脫險。他們認為這是神靈保知,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林松堅的兒子林道義後來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類神廟。這個林氏大姑即後來人們所稱的天后。宋代林氏家族的遷徙史和本地區南北佛堂天后廟的修建,曲折地反映出當時本地區航海業的發展。[2]
[编辑] 商業、漁業、農業
因為商業的蓬勃,規模較大的移民在宋朝時開始。漁業和農業亦因有需求而發展。宋神宗時,進士鄧符協(江西吉水人)在赴廣東陽春任縣令的途中,曾由海道經過今日新界的屯門,對當地風土之美十分欣賞。因此,他在任滿辭官之後,舉家遷往岑田(錦田)。鄧符協在此置田園、築廬墓,從事農業開發。他修築了錦田的南北圍,還將其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的遺骸遷葬新界。[3]據傳,到了明朝萬曆年間,鄧氏後裔鄧元勳已是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畝。到清初康熙年間,鄧族不僅擁有錦田一帶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島也擁有不少田地,成為第一望族。
此外,北宋末年,進士侯五郎搬至東莞縣,其子侯卓峰遷往今日河上鄉築茶寮,做小生意。其後人目前仍居住在新界的河上鄉、燕崗、金錢、丙崗等地。[4] 宋代以後,廖、文、彭等族陸續遷入;其中文氏是宋末領袖文天祥的族人和後人。他們與鄧、侯兩族,合稱新界五大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