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道儀為望遠鏡的附屬機械部分,除了支承望遠鏡的作用外,還可令望遠鏡追蹤目標天體之用。
目录 |
[编辑] 功能
赤道儀最大特點在於其中一條轉軸(赤經軸)與地球自轉軸平行,當赤道儀令望遠鏡沿此軸以一恆星日一周的速度自東向西轉動時,便可抵銷地球自轉的影響,令目標天體的影像固定於視場內,以方便觀測及拍攝。由於赤經軸在使用前一定要對準北天極(以北極星為指標),所以赤經軸亦稱為極軸。
由於以赤道儀追蹤恆星,望遠鏡亦跟著星空「繞目標天體轉動」,視場與視場內的天體不會有相對運動(包括轉動),而利用經緯儀追蹤時,只有單純把目標天體固定,視場中其他恆星會以目標星旋轉,對拍攝造成影響;這也是赤道儀不能被經緯儀取代的一個重要功能。
[编辑] 推動裝置
在電力發明前,赤道儀通常人手操作、利用水力轉鐘或發條轉鐘等機械裝置推動。在電力發明後則採用馬達。由於太陽、月球、彗星皆相對於背景恆星運動,故此現代的赤道儀能調校馬達轉速,使赤道儀能調校速度(加速或減速)以鎖定這些天體。
[编辑] 設計
按照不同需要,赤道儀有多種設計,每種設計皆有其優缺點。
德式 叉式 越軸式/英式 馬蹄式 軛式
[编辑] 英式赤道儀
英式赤道儀的系統像一個十字架。 赤經軸(極軸)的兩端由支架支撐著,"赤緯軸"被安裝在接近中央的位置。
望遠鏡就安裝在赤緯軸的一個末端上,而另外一端則裝上適當的配重來維持平衡。
[编辑] 德式赤道儀
德式赤道儀原始型態像一個巨大的T字型,赤經軸架在垂直於地面的基座上,並依據地理緯度的傾斜,以內置之極軸望遠鏡對準天極。在T字的結合處有軸承使赤經軸與基座結合並轉動。赤緯軸則被垂直安置在赤經軸接近中心的位置上。
改良的德式赤道儀則將赤緯軸由接近中心的位置移至赤緯軸另一端。
望遠鏡固定在赤緯軸的一個末端上,另一端則裝上適當重量的平衡錘(或其他東西如沙包等)來保持平衡,防止追蹤裝置的損壞。
德式赤道儀是天文愛好者最常用之望遠鏡(觀測或天文攝影用)赤道儀,從6公分(2.4吋)的折射鏡到35公分(14吋)史密特-卡賽格林式折反射望遠鏡都多採用這類赤道儀。
[编辑] 軛式赤道儀
軛式赤道儀將赤經軸做成一個框架的形式,在兩端以支架支撐住,赤緯軸就安裝在框架內接近中心的位置。
望遠鏡完全被安置在框架內,並且包覆住赤緯軸(有些沒有,例如威爾遜山天文台)。跟德式赤道儀不同,軛式赤道儀不需額外配件平衡。
由於原始的「軛式赤道儀」其望遠鏡被安置在框架內,不利於觀測天極附近天體。例如,海爾望遠鏡的叉式赤道儀就將北端改成巨大的馬蹄形,以便能觀察北天極附近的天體。